重阳节及其他

作者:kylelong  于 2009-10-26 05:4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学习探讨|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15评论

关键词:

 

重阳节的习俗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佳句千余年来,老幼皆诵。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俗称“九月节”。又因为在中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也叫重九节,南方客家地区有的地方还称“兜尾节”,意为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日,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汉语中“九”与“久”同音,故中国人把“九”,视为“吉祥”的象征,有“崇九”风俗。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要带着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说,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东汉方土弗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装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九月初九。”桓景按照弗长房的建议,带着全家老小去山上避难,晚上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的鸡犬牛羊全都死了,认为灾难由畜牲所代。从此人们每年九月初九就去登高避邪,于是相沿成俗,成为佳节。

 

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吃狗肉

 

 

重阳节吃狗肉的风俗,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相传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甚至还有“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的说法。

 

重阳节是一个民间的节日,意义深凡,各地有各地的不同,唯有吃狗肉这一习俗,让喜欢豪饮的人们赞叹不绝。中国各地做狗肉,各有不同:广东湛江的白切狗肉、阳江大八镇的夏至狗肉、贵州的花江狗肉、盘江狗肉、苗家狗肉、桂林狗肉、湖北的砂锅狗肉、四川的冻土狗肉、北方的东北狗肉、吉林狗肉、朝鲜狗肉等等吃过老虎、豹子、大象、骆驼、驴马、梅花鹿等,在四条腿的动物肉中,狗肉是名不虚传的“第一名”!

 

(附:1,妖精说是唐僧肉最好吃;2,两条腿的是天鹅肉最好吃;3,没有腿的是鱼肉最好吃。)

 

有关狗的分类及食用,见:

 

https://www.backchina.com/space-250647-do-blog-id-42927-cid-660627.html

 

 

自由?人权?

 

 

在西方文化中,Lucky dog是一个赞美的词,西方人普遍是禁止吃狗肉的,有些国家还有法律限制;但在中国文化中,多数与狗相关的词,都是不好的,而吃狗肉则是一个很常见的习俗。由此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大家知道,不同种类的狗具有不同的功能与用途,宠物狗、工作狗、食用狗等等,按照人类的驯化以及狗本身的某些特性划分,各有各的用途。食用狗作为肉类,给人们提供蛋白质,也是狗的用途之一。但就是因为“吃狗肉”这一点,经常会导致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乃至法律上的问题。

 

身居北美或欧洲的中国人,为了入乡随俗而不吃狗肉,也是一种放弃中的和谐。那么,欧美人为什么不吃狗肉呢?这里有一段小故事:一名原籍韩国的中国人在得知美国正在建立所有的被饿致死的欧洲人的详细档案时感到奇怪:大街上有大量的流浪狗,这些饿死的人怎么会没食物呢?后来他发现,古代欧洲人民也是合法吃狗肉的,但在某些宗教建立了新的信条之后,首先搞养宠物狗,然后说“狗是人类的最好的朋友”,以致欧洲人最后只能束口待毙了。

 

很多人说:狗可以帮助盲人、稽查毒品、搜寻生者、威胁敌人、安慰病人、安抚悲者等等。其实,这些例子都是狗被人类的驯服之后,才能获得的一种能力,而不是狗本身就可以顺从人类的意愿。再者,牛羊可以产奶,驴马可以拉车,大象可以托运重物,金鱼可以安慰病人,猫可以抓耗子,某些鸟的鼻子与视力远远强于狗,等等,这些例子说明:可以成为人类最好朋友的动物,远不止狗。况且,狗本身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缺点。传播疾病就不说了,有些狗伤人的事件,是与狗的本性有关呢?还是与其它的什么有关呢?

 

如果说吃狗是不人道的,那么吃牛就是人道的吗?显然不能这样回答。

 

中国人吃狗的农耕文化,与西方崇狗的狩猎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从汉族传统文化立场来看,欧美人宰杀烹食“人类最辛勤的忠仆”――牛,是否也可以被看成是不人道的呢?最佳解释应该是:不同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可一概而论。由此看来,人类最好的朋友,不仅仅是狗,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地球人都应该好好爱护、好好珍惜、好好利用!有时候,很难理解那些把狗作为人类最好朋友的一些人,却是拿着枪炮和导弹去任意残杀无辜百姓的战争狂人。难道哪些惨死的无辜百姓的“自由与人权”竟然比不上狗的“自由与人权”?

 

事实上,狗肉很早就出现在人类的食谱上。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早从西伯利亚到达北美大陆的居民就吃狗肉。英国《独立报》也曾报道没有文化偏见的欧洲人在亚洲随乡入俗,照吃狗肉。在农耕发达的中国,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吃狗肉的历史悠久。商周的例证之外,二千多年前,《孟子·梁惠王上》已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驯养猪、牛、羊、马、狗、鱼等等,目的就是在食物短缺时有的吃,不会饿死。有一部美国大片,讲述一支球队参加比赛后乘飞机回国。不料,飞机中途失事坠落林海雪原,活着的人依靠吃自己队友身体上的肉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可见,西方的价值观在遭遇生死问题时,也会放弃他们的宗教与伦理道德。人是杂食动物也是社会动物,过去吃什么与不吃什么,似乎与经济、宗教、习俗有关现在吃什么与不吃什么,似乎也与“有无爱心”没有关系。人类的饮食标准是:科学、卫生、有营养,符合自己身体的需要;不滥杀、不虐杀、不浪费,不伤害他人和自然平衡;当然不触犯当地的法律(有时候也觉得,法律这东东,也不是公平的)。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只要喜欢,想吃就吃,吃嘛嘛香。这才是自由与人权!

 

在现代社会,养宠物,养狗,更多的是填补精神的空虚。这时的狗,其实有人已经把它看做朋友或亲人,当然不会去吃它。这些都与“爱心”或“残忍”无关,只不过是大家的需求有异。中国人把金鱼看做是心灵的朋友,欣赏并爱护,你见过有中国人吃金鱼的吗?有的人把猪做为自己的宠物时,也会天天与猪一起睡觉,一起吃饭;也有的人把鳄鱼做为自己的宠物时,也会天天与鳄鱼一起睡觉,一起吃饭。世界上第一大宗教的穆斯林忌食猪肉,喇嘛教忌食鱼、虾、骡、马、驴、狗等,为什么西方国家不能忌食猪肉以及鱼虾?人类的自由与人权到底是人类自己的还是神的呢?西方的农场可以给牛羊吃一些用牛羊的“内脏或骨骼等”加工后的饲料,这又如何理解呢?

 

这使人想起“自由与人权”才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公元前203年前,在郦食其和刘邦的谈话中便指出:民以食为天(见《汉书·郦食其传》)。《汉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献之一,“民以食为天”正是自由生存和人权思想的最原始和最朴素的表达!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再次导致了高新科技的“自由与人权”和传统及宗教的伦理道德之争。基因转移技术的出现,一方面,让从事商品经济的商人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这些商人却完全背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中有关物种由神所创造的天条;另一方面,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后代影响力的未知,而转基因观赏生物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享受与乐趣,这二者是取其一,还是二者皆抛,成为“自由与人权”和传统及宗教的伦理道德的争论焦点。又如,克隆技术的出现,支持以克隆人类器官来挽救人类生命的一方与反对克隆由神所创造的人类的一方形成对立面。这些事实,说明了“宗教”与“科学”的矛盾,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促使人们不断去寻求一种新的理论去解释并解决这些矛盾,社会才能和谐,才能不断进步。

 

15世纪开始,面对一个个追求真理、势如破竹的自然科学成果,宗教已经是节节败退。哥白尼、伽利略的太阳中心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一个个自然科学的法则被发现,宗教不得不接受事实,不断修正“经典经文”上的天条,得以继续“存在”。很多人都承认世界上多数宗教都有其正面的意义,“存在就是合理”也是合理的,但也承认世界上总会有一些不会被某些宗教所禁锢与蒙蔽的人。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大家可以做到入乡随俗,但更应该为了全人类的“自由与人权”,去探求真理!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1 回复 Giada 2009-10-26 06:39
没有过去文人们的提醒,有了中秋节往往就把重阳节忽略了。
1 回复 kylelong 2009-10-26 08:05
Giada: 没有过去文人们的提醒,有了中秋节往往就把重阳节忽略了。
的确如此。
1 回复 來美六十年 2009-10-26 08:38
龍老師﹕
應改為
“同在異鄉為常客,每逢隹節又相見。”
2 回复 kylelong 2009-10-26 08:55
來美六十年: 龍老師﹕
應改為
“同在異鄉為常客,每逢隹節又相見。”
好!谢谢!
1 回复 marnifan 2009-10-26 09:18
狗就象是偶的BABY,说什么也吃不得的
0 回复 户人 2009-10-26 09:24
真是因为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才会有成语“明日黄花”的来历(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今天有许多人把它错用成是“昨日黄花”,意思正好相反。
0 回复 kylelong 2009-10-26 09:25
marnifan: 狗就象是偶的BABY,说什么也吃不得的
那是滴。我养的金鱼,也是宝贝。
1 回复 Lawler 2009-10-26 09:27
marnifan: 狗就象是偶的BABY,说什么也吃不得的
龙哥说了这一大篇,白说了!把麻妮给得罪了。。。呵呵
2 回复 kylelong 2009-10-26 09:37
户人: 真是因为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才会有成语“明日黄花”的来历(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今天有许多人把它错用
“明日黄花”语出苏轼,在苏轼诗词作品中有两次出现“明日黄花蝶也愁”的句子:

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查阅了网络资料,是“文人”的误用,但这个误用,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并已被广泛的接受。逻辑上讲,“昨日黄花”与“明日黄花”一样,是否过时,要看今天是什么日子。如果今天还是重阳节,那“昨日黄花”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恰是方兴未艾。如果今天是重阳节的后一日,那“昨日黄花”正是盛开之时。若云“昨日”含有“过去的”,“过时的”意思,所以“昨日黄花”顺理成章,符合思维习惯,则“昨日”二字足矣,何必再曰“黄花”。

今天说“明日黄花”,恰到好处。
1 回复 户人 2009-10-26 09:54
kylelong: “明日黄花”语出苏轼,在苏轼诗词作品中有两次出现“明日黄花蝶也愁”的句子:

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
所谓“文人”误用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如大多数人误用“空穴来风”的合理性一样。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辩解的。
2 回复 kylelong 2009-10-26 09:56
户人: 所谓“文人”误用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如大多数人误用“空穴来风”的合理性一样。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辩解的。
是滴,凡事总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存在即合理,说得不错。
1 回复 宜修 2009-10-26 10:37
Giada: 没有过去文人们的提醒,有了中秋节往往就把重阳节忽略了。
可不是嘛!感谢龙老师详尽的介绍。
0 回复 bbpp 2009-11-4 22:37
領教了,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黃花」明日愁,他蘇軾也太多愁了,重九金秋,咱敬各位一杯,各位英雄請了......呵呵呵。
1 回复 kylelong 2009-11-4 22:38
bbpp: 領教了,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黃花」明日愁,他蘇軾也太多愁了,重九金秋,咱敬各位一杯,各位英雄請了......呵呵呵。
喝!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3 06: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