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闲话13 - 《照相的回顾二》

作者:巴郎  于 2023-7-4 14:3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巴郎|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1评论

巴郎闲话13  -  《照相的回顾二》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照相器材的革新,是发生在70年代文革后期。那时闭关锁国,国外的情况无从知晓,国内却是开始出现了便携式“单反”相机。上海“海鸥”牌相机是最早面世的,正方立柱形状,重半公斤左右,有支架可固定于地上,但大多时候,则可用双手捧着移动。相比于维多利亚照相机,要轻巧方便得多了,其灵便程度不可同日而语。单反相机问世,很快将维多利亚相机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从照相机的历史舞台消失无踪。
70年代末,医学院毕业后,去广元410医院当住院医师。当时小小医生,月工资才42.5元。咬着牙,省吃俭用,用榨菜下饭,不食荤腥,如此数月近一年,终于省下钱来,求到一张“购买相机票”,托同事回上海探亲时,花了125元,买回一台海鸥。
买回来后,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形影不离。“海鸥”的工作原理,还是遵从的塔尔博特的照相术。不同之点是其凹凸镜安放位置不同,光线折射后显示在相机顶部,人眼需俯视向下观影。为防折光刺眼,顶部嵌入磨砂玻璃,观影时需要随时调控光圈大小和镜头远近,以期得到最佳印象。
调节相机自身参数,以及取景角度、光线、色彩、衬景等,是细腻活计,急躁不得马虎不得,不然就会使待拍景像扭曲或模糊。调节,要不怕麻烦,要细致周到,要沉下心来,做水磨功夫。这时,最好有人指正点拨,及时纠正错漏之处,以便快速进步,收事半功倍之效。
放射科申济泰医生,50岁出头,是个照相发烧友,谈起照相理论眉飞色舞头头是道,野外实践风雨无阻注重细节,兴致高昂时,甚至忘记家事公事两耳不闻身外事。我与他亦师亦友,在他的教诲下,我被引入摄影的门槛,有了初步的认知,并逐渐地积累起自身的心得体会,并能乐在其中。
与“海鸥”相机相配,是天津或是青岛出产的黑白胶卷,依曝光敏感度,分为“110”、“120”、“135”几种型号,又有24张和36张规格。胶卷少而贵,自然舍不得浪费,选址取景要花费许多时间,不求最好,只有更好,力争每张胶卷都能留下美好的影像,不致于虚掷时光和精力。
照相后,胶卷要拿到相馆去洗印,有时甚至要寄往外地,即花钱又躭搁功夫。所以,照相的行家里手,通常是自己动手洗印,并能借机修正不足、剪接并编排照片,吹毛求疵,力争满意。我当时借光申医生,利用放射科的洗印室,周末和晚上空闲时,夹带私货冲洗胶卷。记得开始技术不过关,丢三拉四,胶卷显影和定影的时间掌握不好,常出现底片模糊不清或空白。有次,外科汤医生拿来一卷胶卷求冲洗,我将其显影定影的时间过短,导致胶卷一片空白。虽然申医生打圆场将事情揭了过去,但我仍深感内疚寻机补救。终于在其后不久,汤医生家庭聚会时,我主动上门,拍了两个胶卷的照片,完美洗印出来,算是还偿了欠债。
通常说,“艺不压身”。这洗印技术,一旦掌握,就不易忘掉,照了几卷胶卷,兴趣一来,亦拿洗印练手,从中自生出不少乐趣。80年代,我去武汉医学院工作,后来又来伦敦国王医学院,还偶尔自己洗印照片。直到80年代中期,出现彩色胶卷,且商店洗印成本变得非常便宜后,才偷懒而不再自己动手了。
巴郎  记于20210802
========================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1 回复 successful 2023-7-4 21:39
谈起海鸥牌照相机, 那也是我照相爱好的开始. 上世纪70年代初 我们买不起照相机是到照相馆租用. 我得以于照相馆的老师傅真传, 从一开始我就掌握了用光 换算, 速度, 以及灯光配合, 胶卷是使用的120, 我自己 配置显影, 定影药水, 自己冲洗胶片, 印象和放大相纸的使用, 在当时的条件下, 我在车间制了印相机, 放大机, 在一个月内掌握了全部技术,  从此成了摄影的发烧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12 23:5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