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哲学

作者:清风道人  于 2010-4-26 22: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10评论

关键词:

庄子的哲学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而且还有很多思想十分超前,比如“一尺之捶,日截其半,万世不竭”,就是数学里的极限思想。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犹如“游于羿之彀中”,到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是追求自由。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一般人很虚伪,“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 “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

 

  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2 回复 探底细 2010-4-26 23:50
学习了!
2 回复 wigner 2010-4-28 02:42
就是有点太消极
0 回复 清风道人 2010-4-28 03:11
wigner: 就是有点太消极
谢谢来访。庄子毕生的行为和著述,都是在阐述“积极”给人生带来的困扰,你说的“消极”正是他给面对困扰的世人所开出的解药。用积极地态度来理解庄子思想,可以体会很多“消极”的好处,比如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是这样理解的,你说哪?
1 回复 wigner 2010-4-28 09:52
清风道人: 谢谢来访。庄子毕生的行为和著述,都是在阐述“积极”给人生带来的困扰,你说的“消极”正是他给面对困扰的世人所开出的解药。用积极地态度来理解庄子思想,可以
道长高明
1 回复 枫树下 2010-4-28 19:43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德道经,系统哲学,终极思想。论语,一本语录。两者不在一个水平上。“相抗衡”和“绝不低于”,有点对老庄信心不足的表现。

德篇第一章里就讲清楚了道德仁义礼之间的层次关系。
1 回复 清风道人 2010-4-29 04:21
枫树下: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
仅从学术角度看,道家的早期文献的确是要精彩、完整和系统得多,也是对中国古文明的全面继承。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儒家占据官家,佛家则享有民心,道家理论本质上的超脱使之影响力逐渐被挤压,在西汉之后逐渐走向神秘和反叛的道教歧途,直至道家与道教的分野。这就是“相抗衡”和“绝不低于”想要表达的本意。
1 回复 枫树下 2010-4-29 06:29
反过来想一想,即使道家理论在被强烈挤压的情况下,仍然能与儒释两家“抗衡”,足见其高超之处。
1 回复 清风道人 2010-4-29 14:26
枫树下: 反过来想一想,即使道家理论在被强烈挤压的情况下,仍然能与儒释两家“抗衡”,足见其高超之处。
正是。毕竟有其独到之处。
0 回复 stellazhu111 2010-5-1 13:32
清风道人: 仅从学术角度看,道家的早期文献的确是要精彩、完整和系统得多,也是对中国古文明的全面继承。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儒家占据官家,佛家则享有民心,道家理论本质
受益匪浅,初浅的认识是儒家是统治者为了天下顺其意,稳固政权和地位而推崇的理论工具,儒家是没有任何物质保障和意识空白的百姓幻想中精神寄托,而道家是思想和才学自成一体的有识之人觉悟和自醒的哲学理论.

谢谢道长高人的点拨.
1 回复 清风道人 2010-5-1 17:06
stellazhu111: 受益匪浅,初浅的认识是儒家是统治者为了天下顺其意,稳固政权和地位而推崇的理论工具,儒家是没有任何物质保障和意识空白的百姓幻想中精神寄托,而道家是思想和才学
与你交流感觉很好!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9 20: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