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1)

作者:扬雨  于 2016-1-19 11:4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欧洲旅游|通用分类:旅游归来|已有4评论

关键词:欧洲旅游, 开车, 土尔其, 伊兹米尔, 依佛所

 

提示: 你会不会把租来的车钥匙交给不相干的陌生人? 意大利人的回马枪。 法国人也没闲着。

 

近几年,去欧洲旅游多次。 有数次租车的经历。 这里说几件印象深刻的。 给记忆做个备份。也给旅游做个纪录。

先说说要不要办国际驾照。 很多场合听人说过,美国的驾照到了欧洲可以通用。 但每次去前还是老老实实地办个国际驾照以备不时之需。几次下来,租车公司还真是没要过国际驾照。 看着几本花银子买来的,从没派上用场的国际驾照,多少还有些失落感。 下决心下次不办了。 到时不知 只怕万一的念头是不是又会冒出来。

1)土耳其伊兹米尔。 

第一次欧洲租车是在土耳其。我们一行同学和朋友十人乘游轮做地中海12天周边游。 在地中海这样竞争激烈的航线上,游轮公司卖船票一般不赚钱。真正挣钱的是安排岸上游(Excursion)。一天的岸上游,收费少则五十,多则一二百,更高的也不是没有。 这样一路游下来,花销可以比买船票的费用还高。 这和当年HP卖打印机不赚钱。靠卖墨盒闷声挣大钱是一个道理。 所以,游轮的常客,大多自行安排岸上游。我们人多,乘游轮保证了吃住行。岸上游的部分原想尽量自己安排。 谁知一发不可收拾,结果自己安排了全部上岸的行程。沿途停靠八站,两站租车,两站包车,其余四站利用当地的公共交通。

我们的第三站是土耳其的伊兹米尔(Izmir)。事先在当地一家租车公司定好了十人座的面包车。计划去依佛所(Ephesus),圣母玛利亚的最后住所,及有丝绸之路终点之称的大巴扎。行前GARMIN的GPS装上了最新的欧洲地图。自觉做好了准备。信心满满。

 

取车。 这天早上船停伊兹米尔(Izmir)港。 下得船来。 只见出港通道的两边站了不少手持人名牌的当地人。这都是在接已租车或包车自助游的游客。我们十人瞪大了眼睛找我的名字。走了几个来回也没看到。过了一会,别人走得差不多了。 心里不免嘀咕:万一预定的车不来怎么办? 好在边上不停有出租车司机招揽生意, 再不来,我们也只能找他们了。半小时后,在我们快要放弃的时候, 只见一个身着西装的中年人,夹着个公文包匆匆从港口外走来。 边走边从包里取出一张纸。纸还没完全打开已经被我们的人看清了。 就是他。接下来的程序还都顺利。签字,验车。 没过十分钟。 我们就准备开车上路了。大家精神头也来了。谁也没想到我们的磨难才刚刚开了个头。

导航。租的车是辆面包车。为了节省时间,咱二话不说就开上了路。边开边让同行摸出GPS。把要去的地址输进去。谁知几个人试了都搞不定。赶紧在路边停下车。抓过GPS一看。果然卫星信号不好。GPS失灵。无奈,马上启动方案B。找出打印的地图看路。要去的方向来之前已经看明白了。出了港口向左大约几公里就能上高速公路。看了一下地图,交给副座。咱一向对自己的方向感有信心。很少转向。这次也凭感觉向高速的方向开去。

伊兹米尔依山而建。 道路狭窄弯曲,单行道多。可以看出城市是在没有总体规划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时正是上班时间。车很多。开始上坡了。毕竟十几年没开过手动车了。这车比小轿车大很多。上坡起步费劲。停停走走的交通越来越难开。随即又发现了新的情况。 车的二档不时地掉档。二档不灵,起步要从一档直接换三档。车是可以开。但换档时开起来难度加大。 高油门的声音很响。 我们已是箭在弦上,不愿为换车耽误时间。于是继续硬着头皮往前开。 接下来副座报告说路牌不容易看到。能看到的几个也都是土尔其文,和地图上的英文街名对不上号。方案B看来也不灵了。咱不远万里来到土国,看来今天是真有麻烦了。同行的都是熟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出主意。最后一致同意启动方案C:鼻子底下一张嘴-问路。于是我们走几步就停在路边。看到个店铺就进去问。无奈,碰到的本地人一句英语不懂。而咱是一句土语不会。 鸡同鸭讲,问了多次不得要领。 这时咱灵机一动。抓了张打印的地图,冲进了下一个店铺。摊开地图,指着依佛所的位置开始问老板。当地人谁都知道依佛所。 不管听得懂听不懂我说的话,反正他懂了我的意思。老板拉我出门,指了指我们来的方向。又比划了一个飞机的动作。顺着他的指点,我们掉头,开车往下坡方向走。不久又经过了我们下船的港口。原来,刚才经过几个单行道,转盘路,愣是把方向搞反了。再前行几公里, 果然看到高速的指示牌。车很快上了正道。 高速上有英文,土文双语路牌。也有远方主要城市和景点的明确标示。沿高速路,南行约100公里,顺利到达依佛所。高速公路的路况很好。出城后,车极少。这和早年国内刚建好高速公路时的情况相似。

依佛所Ephesus 古城建于公元前一千年的古希腊。 其后古罗马人继续经营。遗址规模宏大。古剧场,图书馆,宽阔的街道,公元前埃及艳后到访这里的故事,无不在向人们讲述着古帝国鼎盛时期的辉煌。 挖掘整理仍是现在进行时。下图左上部的棚子里就是挖掘现场。

来这里的,大多是同船的游客。他们是大团。我们是小团。

笔直宽阔的街道 这样的,有好几条。

图书馆 是复原的。

古剧场 依山而建。

古厕所 - 有当时最先进的流水清洁系统。

 

出了依佛所,因上山的道路崎岖,车况又不好,我们放弃了去附近玛利亚故居的计划。

倒车。 在依佛所附近的一家商店门口。 我们小停。再开车时,车的倒档怎么也挂不上。这是今天第一次需要倒车。手动车的倒档一般都在左边。有单独的档位或下压后挂档。这辆车也标明了倒档在左边。 可为什么挂不上呢? 没辙,车上的闲人统统下车。我们人多力量大。挂上空档,往后推。说来也巧,停车的地方不平,轮子正好停在一个小坑里。试了几次没推出来。本来我们一帮老外,开个车讲中文就挺扎眼。见我们开始推车,看热闹的人更多了。里外站立了好几层。 嗨。谁成想会跑到土耳其来丢人现眼。当时我们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解决燃眉之急要紧。 我们正商量着下一步该怎么办,要不要用雪地里陷车的摇滚法推车时,边上一个看热闹的小伙子看出了名堂。他走上一步,示意让我们停下。我打开车门,他边说边指着挂档的手柄,做了一个向上提的动作。我试了一下。手柄下部还真有一个机关,提上来后,倒档就挂上了! 他显然是个司机。虽然我们鸡同鸭讲互相听不懂一句,但连比划带动作加表情,整个沟通好像也没有什么障碍。众人自是谢天谢地谢小伙子。有人拿出一条中国带来的丝巾送给了他表示感谢。

大巴扎。下一个目的地是当地的大巴扎。从依佛所到巴扎的路,来前在地图上标的明明白白。但开到了高速路城里的出口,怎么也看不懂该从哪个口出去。最后还是凭感觉出来。下高速后,硬着头皮又找人问路。可以看出,被问的当地人是真想帮忙。很多马上放下手上的事来帮我们。 但大多帮不上忙。有了早上的经验,每次问路,我们都带着地图,连说带比划。效果倍增。几经周折,市中心的大巴扎居然被我们找到了。这里几个街区都是各式商铺。有上千年的历史。号称是丝绸之路的终点。许多西方人在这里扫货。买和卖波斯地毯的很多。售后可以直接托运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商店的形式和国内大城市里大型个体户市场相似。但比不上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规模和气派。转了一小圈。大家兴趣平平。我们就开车去海边的沙滩消逸。远远地看着我们游轮,尽情地享受地中海的阳光。这一天的开车历险记很快就被甩在脑后了。让人没想到的是,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呢。

还车。我们的船下午5点离开伊兹米尔。说好还车的时间是下午4点到4点半。 在船码头交接。4点,我们准时到达港口。租车公司的人还没来。耐心地等到4点半。人还是没踪影。 心里不免着急。 万一船开了人还不来怎么办? 拨通了租车公司的电话。说人还在路上,马上就到。又是15分钟过去了。还是没见到人。再有15分钟就要开船了。情急之下,跑到旁边的一个出租车的调度站。问有没有办法能帮忙。里面的小头头热心地要了电话号码。开始帮着打电话。先找了租车公司,再打通了来接车的人。这位老兄人还在路上。说是下班高峰。堵车。还是那句“一会就到”!调度边对着电话说,边用半生的英文向我传达意思。 最后我抓过电话说,现在必须上船。车我顾不上了。你不来是你的事。我可以把钥匙锁在车里。对方让我把电话交给调度,和他嘀咕了好一阵。调度放下电话。告诉我去把车锁上。钥匙交给停车场看大门的人。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围着车里里外外拍了十几张照片。锁上车。把钥匙给了看门人。撒腿就向船跑去。上去没多久,船就开了。

每次乘游轮进港出港都是很好的视觉享受。可以从游轮顶上十几层楼的高度,以极佳的视野,看着城市在你的眼前缓缓地展开。渐近渐远。 那天站在甲板上,看着落日里慢慢远去的伊兹米尔,却无意欣赏眼前的美景。脑子里想得是这一天租车的经历: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语言不通,开一个大手动车,GPS失灵,地图派不上用场,迷路,没了二档,不会倒车。现在,车钥匙交给了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万一车子丢了,如果说车有损坏,要是。。。该怎么办?

几个月过去后,再没有从租车公司听到任何消息。心里的石头才算最终落地。今天,回忆起这段租车的经历还有点后怕。也庆幸我们能全身而退。仍有悬念的是当时GPS是不是真的失灵了,还是当地卫星信号不好,也或是情急之下操作失当。答案只有下次去土耳其时验证了。也许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我们在奥地利曾遇到一对从澳洲来,在土耳其自驾三周的夫妇。他们也有GPS在土耳其出状况的故事。

和许多不发达国家一样,土尔其民风朴实。百姓热心助人。与此并存的是法制法规不健全。做事很不规范。人与人之间办事还沿袭着握手成交,一言为定的做法。我们遭遇到的一些事在发达国家是难以想象的。

当地消费水平不高。一天的租车费加保险还不到60大欧。比参加游轮团一个人的团费还低。

这不。就是这辆车。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8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3 回复 徐福男儿 2016-1-19 13:30
土耳其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穆斯林,但是他们国家把基督教的历史遗迹保存得非常周全。土耳其人也以此自豪。真的不错。
2 回复 扬雨 2016-1-20 08:11
徐福男儿: 土耳其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穆斯林,但是他们国家把基督教的历史遗迹保存得非常周全。土耳其人也以此自豪。真的不错。
现在的确保护得很好了。 这里的文物,早期也多被掠走。能搬走的差不多都搬了。如人物雕像。原址基本没有了。大英博物馆等都有收藏。一部分在本国收藏展示。 也是为了保护。
2 回复 月光明 2016-1-27 21:47
不错的经历,有点小曲折!
3 回复 扬雨 2016-2-12 08:39
月光明: 不错的经历,有点小曲折!
谢谢到访。 读了不少您的游记。 满有意思的。
那次的经历难忘。 当时也是满着急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8 00:0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