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金融管制的苦衷

作者:mali50  于 2014-12-8 00:2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已有5评论

关键词:市场经济, 消费者, 牺牲品, 购买力, 资本家

放松金融管制的苦衷
马力

阱里淘金的资本积累》说的是后殖民时代的资本积累今非昔比困难重重。资本家的资本积累在量上等于消费贷款这一结论说明资本积累,无论有多么堂皇的理由,其结果不过是把消费者承担风险的消费贷款变成资本家储存的购买力。所谓的中产阶级承受着消费贷款的主要部分,并因此成为内向殖民的最大牺牲品。西方世界一片惊呼“中产阶级正在消失”。就在三天前BBC的晚间电台讨论中,还有为什么中产阶级会消失(用的是disappear一词)的问题。资本和资本经济的残酷无情再次图穷匕见锋芒毕露。只是这次的锋芒所指是为本国承担最大责任作出最大贡献的中产阶级。上文还指出即便资本积累在随收入和利润的变化中也会出现极值,在贷款经济中要实现资本积累的最优化是很难的,因为在经过的路途上有贷款消费的收入陷阱和利润陷阱等着。

资本积累的困境和恶果再次表明有限市场上的有价市场经济难有所为。在有价市场经济中,需求与消费可以是互相分离的两回事,市场饱和与需求饱和也可以互不相关。这便是有价市场经济中的需求异化问题。有消费愿望不等于有消费能力,更不等于有消费行为。这些连外行都不难理解的经验常识,却被维护私有经济神圣性的经济学家弄得面目全非。很少看到西方经济学讨论需求异化问题以及市场饱和与需求饱和的区别,而热衷于有违生活常识的空谈。不研究这些问题,就无法深入讨论市场和消费对企业效率和资本投资的反馈和消蚀作用。结果就如现有经济学那样宣扬经济过程中的资本和投资决定论(最多再加上依赖于投资的技术决定论),以至干脆把经济学定义为关于稀缺资源的学说。不幸的是在有限市场的反馈下,资本和投资并不真正能决定一切,否则掌握着国际制币大权的西方世界和难兄难弟们就不会一直背着自己的心愿走下坡来。

市场对资本积累的反馈就是造成的购买力和市场的损失。这些损失,在后殖民时代的贷款经济中,主要靠把增发的货币贷给消费者来解决。但是贷款基本上都是有条件的,因此用贷款消费来清除市场不是万能的。如果贷款量受收入的限制,可以假定贷款量与收入v成正比,即lv =η*v。为方便起见,这里的η称为贷款系数。贷款系数越大,贷款条件就越宽。而贷款系数越小,贷款条件就越严。将这个限制条件代入前文中的消费贷款公式后解出指数k

k = (1–v–δ*c -η*v)/[(1–v–δ*c)(1+η)]

这是贷款受到限制时,社会分化指数或有钱人的消费指数k = b/a的表达式。这个指数,从另一个方面看又可说成是资本积累的指数。图一是在不同成本c和报酬v时,指数k随贷款系数变化的图像。

图一:资本积累随贷款系数和报酬的变化

图一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不同的单位成本c而作。单位报酬v0.1开始标注在实线上。虚线v的间隔与实线相同。图中每个点所对应的k表示为了清除市场剩余,资本家所需消费的下限a*k*q*E,其中的工人消费比a由清除市场剩余的条件确定。每条曲线下面的部分可以看成是资本家的消费部分,而曲线的上面就表示资本家的积累部分(1 - a*k)q*E。显然当贷款系数减小或贷款限制趋严时指数k增大。这时为清除市场剩余,资本家只能减少资本积累增加利润消费。可见贷款限制减少了贷款,也减少了资本积累。在贷款限制给定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指数k随成本或报酬的上升而下降。这又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利润总量减小后,资本家储存购买力的压力减小,因此可以有较小的消费比或资本积累指数。换句话说,资本家为了积累更多的资本,必须适当地提高劳动报酬减少利润。

然而提高报酬会减少企业利润。于是资本积累与企业赢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如果把上述k公式中的单位报酬v换成单位利润q后会看得更清楚。用v = 1–q–δ*c代入k公式得

k = (q–(1–q - δ*c)η)/[q(1+η)]

这时的图形如图二所示。实线和虚线沿着不同的单位利润q而不是k,并对应如图一那样的单位成本。根据同样的道理,图中每条曲线下面的部分可以看成是资本家的消费部分,而曲线的上面就表示资本的积累部分。沿利润曲线和沿成本曲线一样,指数k随贷款限制的增大(或贷款系数减小)而增大。贷款限制越严资本积累就越困难。与图一不同的是指数k同时还随单位利润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在贷款受到限制时,期望的利润越高,所需消费的利润就越多,资本积累也就越困难。资本积累与企业赢利的矛盾在这里一目了然。

图二:资本积累随贷款系数和利润的变化

图一和图二还表明为了清除因资本积累产生的市场剩余,资本家的消费在v = 0q = (1 - δ*c)的地方有一个上限。把这些条件代入k公式中得k的上限是k = 1/(1 + η)。这个上限在图二中以红线绘出。红线下面表示为清除市场剩余资本家所需的最大消费,上面便是资本家的最小资本积累。这里同样可以看出贷款限制越严或η越小,k就越大,资本积累也就越困难。只要贷款限制不是太严,资本积累多多少少总是可能的。如果外部购买力可以清除曲线以上的部分,资本积累就不会引起市场剩余,也因此不会成为企业赢利和经济发展的障碍。

由于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冲突与矛盾,资本积累并非如想象的那样总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市场反馈的作用可能与许多人的想象和经验相悖。比如前面说过为了使资本积累不受市场剩余的限制,企业需要适当提高工人报酬,使普通消费者有能力获得所需的消费贷款清除市场剩余。可见在市场反馈下,为了资本积累不是把报酬压得越低越好。这归根到底是与资本积累有关,而不一定与资本的良知有关。结果就是资本家想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就只得忍痛支付最大的报酬。令k = 0,上述k公式给出最大报酬是

v = (1 - δ*c)/(1+η)

它的图像如图三所示。这个最大报酬因成本的增大而减小。这一点不难理解。最大报酬还会因贷款系数的减小而增大。这就是说贷款限制越严,为清除市场剩余所需的最大报酬也越大。这就是令企业头痛的地方。当成本较高付不出这一报酬时,资本家只能被迫减少资本积累,否则就会增加市场剩余、压缩市场空间和影响企业赢利,还有可能掉入收入陷阱。

图三:最大资本积累时的报酬

增加报酬就得压缩企业利润。为说明这一点,把上面的最大报酬v换成1–q - δ*c,求出

q = η(1 - δ*c)/(1+η)

把这个结果做成图就如图四所示。与报酬一样,最大资本积累时的利润同样因提高成本而下降。但这时的企业利润随贷款系数的变化恰与报酬相反。贷款限制越严或贷款系数越小,为有效清除市场剩余企业所允许的利润也越小。这是因为必须保证消费者有足够的报酬来消费。于是资本积累压缩了企业利润,而不是如常识认为的那样促使经济的更快发展。这便是资本主义经济许许多多异化现象的又一个实例。如果积累的资本用来改善技术减小成本,则如前文所说既能提高企业利润,又能增加劳动报酬,同时还不影响原来的资本积累。这是一个三嬴的结果。但技术革新并非那么容易,因此不是召之即来,来之能嬴。所以这通常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也是资本主义乌托邦的光环之一。

图四:最大资本积累时的利润

比较上面的vq可知q = ηv。通常有η < 1,于是q < v当资本家想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时,市场剩余造成的反馈是企业利润必须小于报酬。在资本积累的同时要增加利润就必须增大贷款系数,或放宽贷款限制。前面说的资本积累与企业赢利之间的直接冲突在这里再一次表现得一清二楚。资本主义经济的这些异化特征是西方经济学无法揭示的事实,也是忽视了市场反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始料不及的。由于通过改善技术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和资本积累并非易事,后殖民时代的贷款经济为了缓解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走出有价市场经济异化的困境,一个急功近利饮鸩止渴的方法就是放松贷款限制增大贷款系数η,以消费者更大的贷款风险换取更多的资本积累这时图一和图二显示同等条件下的指数k减小,红线上方的空间增大。也就是资本家的消费上限和资本积累的下限降低,因而可以储存更多的购买力。图三和图四则说明这时可以进一步压低工人报酬,抬高设计利润。

与改进技术相比,放宽贷款限制是一个做更小的功而获到更大收获的好方法,并与牟取自身最大利益的资本主义原则不吻而合。在外部市场日益缩小的末世中,向本国的消费者转嫁危机不失为继续资本积累拯救资本主义经济的权宜之计。2008年美国房贷危机的爆发坑了不少人。许多人抱怨华尔街贪婪。可华尔街又该抱怨谁呢?华尔街的精英们是在为你们心爱的国家而贪,为打败你们共同的敌人而贪。如果不贪,你们所拥护的资本主义世界便不能生存。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决定的,而不是某个人的贪婪决定的。华尔街的精英们忍辱负重时济世,虽然总是事与愿违功亏一篑,仍会受到有识之士的赞赏。所以惺惺相惜,西方政府不会给他们难堪。既然不喜欢社会主义,就请停止抱怨吧,拥抱你们的世界和命运。像欣赏狮子捕鹿一样,在激情中欣赏自由民主的精英们是怎样让你和你一家贫困和破产的。这正是资本主义的魔力所在。民主也好,专制也好,宪政也好,法治也好,圣耶稣也好,马克思也好,都不能改变经济制度本身的缺陷和由此走向危机的命运。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3 回复 paci 2014-12-8 05:24
太专业了,还需要反复认真读。
请教如何看待中国近期放宽贷款限制
3 回复 mali50 2014-12-8 06:14
paci: 太专业了,还需要反复认真读。
请教如何看待中国近期放宽贷款限制
不敢,因为对中国经济了解不多。
中国过去有大片国际市场时,不需要放松贷款。但从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海外购买力大幅下降,中国的国际市场缩水而国内市场依然乏力,也开始实行贷款经济。市场经济的规律哪里都一样,不因政治制度的不同而不同。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有限,贷款经济欲罢不能,反而愈演愈烈。国家贷款困难就开发民间资源,从开放银行到直接融资的混合经济。但是如果外部市场不能改善,内部的两极分化继续加重,一边是放贷,一边是资本积累,效果有限。尤其是中国受西方经济学中投资决定论的影响,贷款与西方不同,主要向企业贷款。在产能过剩而市场剩余无法清除的情况下可能事与愿违。
2 回复 paci 2014-12-8 17:54
mali50: 不敢,因为对中国经济了解不多。
中国过去有大片国际市场时,不需要放松贷款。但从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海外购买力大幅下降,中国的国际市场缩水而国内市场依然乏
多谢!学习了
4 回复 沁霈 2014-12-10 06:10
哈哈,马力博,原来你是贝壳村的老村民啦!
3 回复 mali50 2014-12-10 22:00
几年前开的。断断续续到今天。
谢谢你的玫瑰。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9 04: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