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维与灵魂(上)

作者:kylelong  于 2009-12-2 02:1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忄美]学|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6评论

关键词:


       人类是高等动物,而人类大脑的思维能力,则是人类区别于普通动物的十大特征之一。所谓思维(thought),即思想(thinking),或者思考(deliberating),是指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人脑的神经元是最小的记忆与思维单位,一个神经元的一次放电,便有一个信号的传播,就产生一次记忆或思维。存放于大脑不同区域中的信号间的联系,是靠类似电磁波那样的波来发生联系的,而不是神经元的直接接触或类似电线的东西来直接联系的。大脑思维的真正奥秘不仅在大脑内,而且还在大脑之外的具体事物的变化与发展之中。这一句话非常重要!

 

       思维的一种哲学解释,就是指主观意识精神的总和,是相对于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而言的。而实际上,意识精神还是有差别的。

 

       意识(consciousnessmentality),是指人脑的特殊机能和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我们在唯物主义学说中学过,对物质来说,意识是第二性的;但是,我们从唯心主义学说中也了解到,对世界来说,意识是第一性的。无论如何,意识都是人类所特有的,而意识本身没有意识;同时,意识与智力又没有关系。从起源上来讲,意识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同语言一起产生的,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符合客观实际的意识能使人的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在哲学上,当意识与思维都用以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时,可以通用,但意识范围更广,包括感性认识(perceptual knowledge)和理性认识(conceptual knowledge)。不可想象,当人的生命不存在时,人的意识还会存在,因为意识存在的基础是大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①与认识对象的联系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在与对象发生实际的接触后产生的,它与认识对象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具有直接性。理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获得的,它与认识对象的联系是间接的,具有间接性。②反映的方式不同:感性认识通过感觉器官与认识对象接触,形成关于对象的生动的、直接的形象,它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形象性。理性认识是通过抽象思维,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从偶然性中揭示出必然性,它以抽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抽象性。③反映对象的深度、层次不同: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性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正因为两者有质的不同,所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具有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认识,否则,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源。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目的在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因此,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最终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精神(spirit),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集合,即精神包括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ics[] pneumatology)范畴的概念和社会学(sociology)范畴的概念。很难想象,一个人心理状态不佳时,其思维活动会很正常。因此,精神必须包括这两方面。如果谈及心理学范畴,那就是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指感性认识;如果谈及社会学范畴,那就是人的思维活动,主要是指理性认识。前者包括知、情、意(即认知、情感、意志),是人类三种基本的心理活动,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主观意识系统。后者包括思考、记忆、智慧、智商等等,具有创造性、综合性、归纳性、推理性、多维性、灵活性、敏捷性等特征。一方面,人类的大脑中没有先天生成语法以及逻辑推理的生理机制。语言具有线性法则,即字、词在句子中的顺序由字、词本身的含义及说话习惯等来决定;另一方面,想象也是有限度的,只能使我们知道的事物的更大、更小、更多、更少……使事物量变,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质变。

 

        什么是“心理素质”与“智商(即智力)”呢?

 

        心理素质(psychological diathesis)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即智力,intelligence)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有人认为与双方父母的基因(即先天遗传因素)有关;有人认为主要与后天教育(如胎教、家长职业、所处环境等等各方面因素)有关;也有研究表明;全世界95%的人智商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方向不同,或者关注点不同,聂卫平就是一个例证。笔者比较赞同这种说法,所谓的智商IQ测定,是同一个标准,爱因斯坦和贝多芬比较,用什么标准呢?物理学还是音乐?当然,后天的训练对于一个人智商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不仅是一个机遇问题,也是一个心理问题,即一个人智商的发展与自身的需求相关,而与父母天生给与多少无关。

 

       因此,心理素质与智商(即智力),刚好就构成了哲学“精神”的两个方面,是评价一个人在生存能力方面的两个基本要素。然而哲学上的“精神”,使人又会与医学上“精神病”中的“精神”相混淆。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精神病的起因,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常见的精神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此外,幻觉是指在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相应感官的条件下,而感觉到的一种真实的、生动的知觉。相对的,错觉则是具有真正的外在刺激,但反应错误的认知。幻觉是知觉障碍的一种,主要分为幻听、幻视、幻触等,最常见的是幻听、幻视等。幻觉多出现在精神病状态下,正常人有时在紧张、疲劳、高烧时等,也可出现。

 

       以上就基本解释了人的思维特征。目前,即便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也无法复制人类大脑的思维要素,因为现代计算机程序是固定的,有限制的,不可进化的,而社会是发展变化中的,人的思维也是随之不断改变的。


(编辑)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0 回复 leahzhang 2009-12-2 06:58
Thanks! It is very good to know.
0 回复 kylelong 2009-12-2 07:27
leahzhang: Thanks! It is very good to know.
welcome
0 回复 hu18 2009-12-2 07:56
隐格西装——有条有里。
0 回复 rebel 2009-12-3 06:30
解释得很全。
1 回复 kylelong 2009-12-3 06:52
rebel: 解释得很全。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03: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